10月15日,作为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友谊农场建场60周年重要活动之一的第四届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友谊农场对外合作推介会,在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拉开帷幕。来自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21个国家的70多位驻华使节,以及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援建中捷农场专家的后代,齐聚一堂,畅叙友谊,共同见证渤海新区跨越发展的荣耀。
这次推介会以“传承友谊、共话未来”为主题,旨在扩大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友谊农场(沧州中捷高新区、河北中欧产业园)对外影响力,促进对外交往和项目合作向更高层面、更深层次推进,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合作共赢。
推介会上,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刚,河北省外事办公室主任刘晓军,沧州市委书记商黎光,捷克驻华大使贝德日赫·科佩茨基,斯洛伐克驻华临时代办托马斯·菲利克分别致辞;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栋作推介发言。
王刚说,渤海新区坐拥临港优势,正在建设大港口,培育大产业,发展大城市,已经成为河北省开放的前沿地带。象征中捷斯传统友好的中捷斯友谊农场,毗邻黄骅港,腹地广阔,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多年来一直与欧洲各国特别是中东欧地区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正在建设以通用航空和高端制造为核心,以电子信息为重点,以新能源、新材料研发为特色,集商务、研发、孵化、制造为一体的新兴产业高地。这些都为我省及沧州市加强与海内外客商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更大平台。衷心希望各位驻华使节以本次推介会为契机,进一步认识、了解中捷斯友谊农场,介绍更多的客商前来考察洽谈、投资合作。衷心希望与会广大客商,充分利用这一机会,积极对接洽谈,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河北省、沧州市将对大家的合作给予大力支持,为合作的顺利进行、早见成效,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环境。
商黎光说,今年是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友谊农场建场60周年。作为中捷、中斯传统友好的象征和沧州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农场长期以来一直与捷克、斯洛伐克及其他中东欧国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正在崛起的中欧产业园,既是河北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结果,也为沧州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开辟了新的窗口。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朋友通过推介会这一平台观察沧州、了解沧州、关注沧州,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欢迎海内外工商企业和有识之士到沧州投资兴业。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互利共赢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经贸交流的成果一定会越来越丰硕,共同发展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张国栋从对接“一带一路”、承接京津优势资源转移、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十三五”率先发展等方面介绍了渤海新区基本情况。
张国栋说,作为我国海公铁综合立体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渤海新区自宋金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北起始点,下辖的黄骅港不仅是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的出海口和中西部地区陆路运距最短的出海口,也是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亿吨综合大港,已建成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跃居中国第一能源大港,被评为2016年“中国最美港口”。今年吞吐量增速持续领跑全国亿吨以上港口,年底吞吐量可突破两亿吨,2020年将达到4亿吨,集装箱达到200万标箱。尤为重要的是,在黄骅港与荷兰鹿特丹之间形成了世界上最短的亚欧大陆桥,比传统的亚欧大陆桥运距缩短近500公里,黄骅港因此被誉为“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目前,已成功开通了“黄新欧”国际集装箱班列和黄骅港到东南亚国际直航航线,并与德国杜伊斯堡港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还将开通黄骅港至韩国等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班轮,至鹿特丹港的直通航线及与欧洲其他港口间的国际航线,到法国卢森堡和中亚地区的国际班列。在实现“一带连东西、一桥通欧亚”的同时,加快推进“一带”与“一路”在渤海新区的战略交汇与转换,这必将为我们搭建更加便捷的经贸往来通道、开辟更加宽广的产能合作平台、创造更加多元的开放发展空间。
张国栋说,渤海新区距北京220公里,与我国第三大城市天津“零距离”,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是河北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目前,作为河北省重点打造的三大医药产业基地之一,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的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加速建设,五年内将达到千亿园区规模。由中国五大汽车集团之一的北汽集团投资建设的渤海新区汽车产业基地已经投产,到2020年将形成汽车全产业链,建成千亿元汽车产业园区。此外,承接北京科创产业、石材贸易、研发教育等方面成果丰硕,彩印包装、建材家居、健康食品、高端装备、健康养老、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方兴未艾。目前,承接京津项目突破200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渤海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已先行一步,成为国内外战略投资者融入这个战略平台的重要支撑。在此,诚邀来自欧洲、亚洲、美洲等世界各国的业界精英广泛加盟,与渤海新区共同分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盛宴,共同谱写合作、发展、共赢的精彩篇章。
张国栋说,渤海新区应该是比我国深圳特区还要早的对外开放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特别是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近年来,我们依托中捷与中东欧国家传统友谊,紧抓习近平主席成功访欧的难得契机,不断深化与欧洲各国的多元合作,着力打造循环经济、高新技术、健康食品、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体功能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尤其是规划建设了总面积268平方公里的中欧产业园,进一步搭建面向中东欧,以国际交流合作、高新技术、通用航空产业等为特色的国际战略合作平台,构建起以石油化工、冶金装备、港口物流等传统产业为基础,以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其中,石油化工产业具备15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拥有位列“中国化工园区20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最大的聚氨酯原料生产企业、最大的单体合成氨装置、最大的蒽油加氢装置、最大的TDI装置。渤海新区与欧洲各国产业互补性很强,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方面更是有很多契合点,在“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实施的背景下,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同样具有广阔合作空间,这些将成为渤海新区与欧洲工商业界加强合作最具潜力和活力的战略增长点。
张国栋说,除美法日韩等传统对外开放地区外,近年来,渤海新区与德国、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领域合作呈现强劲势头,汇聚了美国AP、美国嘉吉、法液空、法国威利雅在内的一大批国内外500强企业。我们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服务投资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天然氧吧南大港湿地、异域风情世博欢乐园、盐业发展长廊河北海盐博物馆、绿色生态农业古贡枣园、盛泰国际高尔夫球场等沿海休闲文化旅游资源独具魅力;现代服务、金融服务、电商创业、文化创意、中欧科创合作、大学创谷、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十大双创中心”全面启动,高效快捷的行政服务体系有力支撑;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宜居宜业的现代滨海城市加速崛起。“十三五”时期,是渤海新区发展的战略黄金期,我们将全面实施港口国际化、产业集群化、全域城市化、环境生态化战略,着力打造全国新型工业化基地、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环渤海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河北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加快建设沿海强区、壮美港城。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2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0亿元。如果说中国经济发展,三十年前看深圳特区、二十年前看浦东新区、十多年前看天津滨海新区,那么“十三五”时期就要看沧州渤海新区。
推介会上,总投资126.5亿元的21个项目集中签约,涉及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教育、通用航空、国际贸易、城镇化建设、石材加工、现代农业、“互联网+”产业等多个领域。
沧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志刚主持推介会。
外交部、中联部、农业部、商务部相关司局及河北省有关部门领导,沧州市领导王大虎、匡洪治、宋有洪,渤海新区领导刘强、吕振华、崔治福、朱春燕,渤海新区办公室主任陈太龙参加推介会。
推介会前,与会领导会见了驻华使节及重要嘉宾。
当日下午,作为第四届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友谊农场对外合作推介的一项重要活动,中捷斯友谊博物馆隆重开馆。捷克驻华大使贝德日赫·科佩茨基、斯洛伐克驻华临时代办托马斯·菲利克斯以及袁志刚、张国栋、吕振华等领导共同为博物馆开馆剪彩。
博物馆占地4000平方米,分为友谊厅、民俗厅两大板块,本着“尊重历史,尊敬前辈,给后人一个明确交代”的建馆宗旨,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搜集历史老照片近千张、当年的生活劳动工具数百件,通过塑像还原了当时中方接受捷克斯洛伐克农机具受礼大会的真实场景,建筑物沙盘则展现了当年住房、农田和劳作场面,记录了中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友谊之路”上的所有“历史美景”。
设计精巧的馆藏布置让中外嘉宾连连称赞。格鲁吉亚驻华大使大卫·阿普恰乌利表示,博物馆把历史生动地展现给人们,让我们清楚看到了当年的场景,十分精彩。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援建中捷专家组组长的儿子弗拉基米尔·那德那斯基,在反映建场历史的老照片前,找到了自己父亲的身影,激动地落下了泪水。
随后,各位嘉宾在博物馆前友谊林共同挥锹种下一棵棵树苗,这既是对友谊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在博物馆前,嘉宾们还欣赏了大鼓、高跷、舞狮、魔术、武术、杂技、变脸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民俗表演。
版权所有 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e-mail:gwjdbxcgbs@163.com
冀公网安备 13090802000057号 冀ICP备18017932号-2